中信银行镇江分行:《红星照耀中国》读书心得
日期:25-04-03 浏览量:45读完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。这本书如同一颗璀璨的红星,照亮了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也让我对中国革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。
1936年6月,一名叫埃德加·斯诺的美国记者怀着一颗探明事情真相和“拿一个外国人脑袋去冒一下险”的决心,一路西行来到陕北,通过口访笔录搜集了关于中国革命的第一手资料,并将4个月时间里的所见所闻整理成这部《红星照耀中国》。
这是第一部向西方世界全面介绍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著作,瓦解了种种歪曲、丑化共产党的谣言,搭建了国际社会理解中国革命的桥梁。它也像一颗红星,照耀和吸引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奋斗者从各地奔赴延安,其中就包括“万里援华”的白求恩,他们的加入极大地补充和壮大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主力量。接下来,我想通过“三个一”来分享这本书。
一名记者
斯诺,作为一名新闻记者,始终执着追求真相并坚持如实报道,哪怕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,这是他践行作为新闻人报道事实真相的信仰。同时,他受到革命战士精神的鼓舞,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者。
就像他在书中所说,他坚信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就像一颗红星,必将照亮中国。他不仅热诚支持中国人民解放事业,长期向全世界宣传和介绍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情况,还曾多次冒着风险,营救党的领导人、地下工作者和革命学生,做到了以信仰的力量,点燃革命热情,对中国人民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形成了极大的影响。
一位人物
《红星照耀中国》里有很多闪闪发光的人物,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周恩来。周恩来是一个官僚世家子弟,从小才学惊人,后又在南开大学学习英语并受到了“自由的”教育。
斯诺用平实的语言,为我们勾勒了一个行动同知识和信仰完全一致的纯粹知识分子形象。年轻时期的周总理,在经过多年的苦苦追寻和多方比较之后确立了共产主义信仰,此后,不论革命力量多么弱小,白色恐怖多么残酷,敌对斗争多么激烈,党和国家事业面临的挑战多么严峻,个人处境多么困难,他都始终保持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旺盛的革命精神。为了共产主义理想,他将个人安危和利益置之脑后,毫不犹豫地脱离了大官僚家庭,坚定地走到工人阶级当中,用步枪、机枪、铁锹对抗国民党的轰炸机、坦克装甲车,展现了信仰的强大力量。
再回看1917年,周恩来赴日本留学之际给同学赠言:“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之时。”而今,吾辈青年带着这份“希冀”砥砺向前,终可从容笃定地说出:“这盛世,如您所愿。”
一组数据
第三个一,是一组数据。当无数个充满信仰的人团结在一起,他们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,那就是长征。
长征的统计数字是触目惊心的。从山区到平原,从雪山到草地,直至最后的陕北黄土高原,一双草鞋走出了二万五千里长征,走出了人类奇迹。
在漫长又艰苦的征途上,有成千上万的人倒下了,可是又有成千上万的人参加进来充实了行列,让斯诺震撼地评价他们不仅是人,是疯子,更是神。
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年代,已经无法想象头上有数十架飞机轰炸,前后都有敌人围追堵截的枪林弹雨,无法想象在物质条件极为匮乏的情况下穿过皑皑雪山,走过茫茫草地是何等的艰险和悲壮。但是透过这些文字和数据,我们依然深刻感受到将士们舍生忘死、不屈不挠、迎难而上的英雄气概,也让我们感受到精神的满足。
阅读《红星照耀中国》,我深感历史的厚重和信仰的荣光。无论是书的作者,还是书中所描绘的一个个革命先辈,他们都用行动诠释了信仰那坚不可摧的力量,因为信仰,他们坚韧不拔、视死如归,燃起了中国人民的革命热情,斩去了旧中国的病根肿瘤,用那抹红照耀了整个中国!
星星之火不熄,红色精神永存。这不仅是一部真实的历史记录,更是一部精神的教科书,我将把从这本书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实际行动,坚定信仰,学习红军战士们对事业的忠诚、对责任的担当,以及在困境中寻找出路的智慧和勇气。
(中信银行镇江分行)